云南省地震局李霞供稿
为深入贯彻“提升全民科学素质 夯实科技强国基础”的科普主题,2025年全国科普月期间,云南省地震局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系列活动。
9月17日、9月23日,防震减灾科普宣传走进校园,走进昆明市盘龙区云才文翰学校、芒市第八小学,开展科普讲座及应急演练活动,通过专业指导、实战模拟和家校联动,做好校园防震减灾科普服务,为师生筑牢安全防线,打造平安和谐的校园环境。
9月21日,来自昆明市官渡区福德小学、五里小学、民航路二小的60余名研学小记者走进云南省地震局,开展体验式研学活动。小记者们先后参观了云南省地震预警中心、昆明地震监测中心站与减隔震实验室,了解地震速报流程、预警系统、减隔震技术的工作原理以及地磁、水位等监测仪器的原理及功能,通过观看实时监测数据,小记者们直观认识到精密的地震监测在防震减灾中的关键作用。从闪烁红光的预警大屏到精密的地震监测仪器,用细节拉满的科普体验,为孩子们揭开防震减灾的科技密码。此次实践活动以“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带动整个社会”为目标,通过沉浸式学习与互动体验,不仅提升了青少年的防震避险能力,更以“小记者”为纽带,推动防震减灾知识向社会传播。
9月23日,云南省地震局作为联合主办的单位之一,参加了2025年全国科普月云南省主场活动启动仪式及科普“赶摆”等活动。活动现场,云南省地震局通过地震预警+安全科普AR互动终端展示、建(构)筑物隔震减震技术模型展示、地震监测密集台阵技术展示、文创产品发放,宣传防震减灾知识,带来“接地气”的科技成果,让群众近距离感受地震科技进步的魅力,从而提升防震减灾意识,营造热爱科学、崇尚创新的良好氛围。
9月26日,以“安全相伴 有备无患”为主题的中小学地震预警避险示范演练联动直播活动成功举办,此次演练是全国科普月特色活动之一。云南、河北、辽宁、山东、湖南、宁夏六省(区)各1所中小学校师生,通过教室、实验室、图书馆、礼堂、餐厅、宿舍等场景,示范了收到地震预警信息后的应急疏散流程及要点,并进行网络直播,为全国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演练范式。演练主会场设在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明通小学丰泽校区,演练分为准备、震时避震、震后疏散、应急处置和总结5个环节。在准备环节,各参演学校报告了预案、方案、路线、隐患排查、物资、动员等情况。在震时避震、震后疏散和应急处置环节,参演师生在收到地震预警演练信息后,演示了不同场景的应急避险和疏散动作,模拟了人员摔倒受伤等突发情况的处置方法。在总结环节,各参演学校就演练情况进行了总结。此次活动,全渠道网络直播观看量超140万人次,部分学校约29.1万名师生同步收看。
全国科普月期间,云南省地震局还开展了“防震减灾·平安校园”主题展、校园地震安全座谈交流、科普传播师及主题班会讲座等活动。未来云南省地震局将结合地方特色和工作实际,加大内容、机制和载体形式创新,持续开展多样化的科普活动,筑牢全民防震减灾的安全防线。

防震避险演练

研学活动

科普“赶摆”

中小学地震预警避险示范演练联动直播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