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地震局李霞供稿
9月23日,2025年全国科普月云南省主场活动启动仪式在德宏州芒市举行。今年活动围绕“科技改变生活,创新赢得未来”的主题,以“全领域行动、全地域覆盖、全媒体传播、全民参与共享”为目标,聚焦重点人群、公众关注热点开展系列科普活动,让科学融入基层。
云南省地震局作为22个部门联合主办的单位之一参加了活动启动仪式、科普“赶摆”、科普进校园等系列活动。
活动现场,云南省地震局、云南省地震学会与德宏州防震减灾局联合布设的科普展区吸引了大量公众驻足。展区中,“地震预警+安全科普AR互动终端”以生动直观的方式,让公众沉浸式了解地震预警原理与应用;隔震减震技术模型将专业防灾技术以“看得见”的方式呈现,使抽象的减灾理念变得可感可知;实时运行的地震监测密集台阵观测仪器,清晰展示大地微弱振动,令观众直观感受地球的“脉动”。一系列设计精美、内容扎实的防震减灾科普文创产品,巧妙融合知识性与实用性,将防震减灾知识融入公众生活。云南省地震应服中心、大理中心、腾冲地震监测中心站、德宏州防震减灾局科技工作者以专业而亲切的态度为现场观众耐心讲解、答疑解惑。市民表示,此次参观加深了解了地震预警、地震监测、隔震减震技术等前沿科技成果,近距离感受了地震科技进步的魅力,并通过安全科普AR互动终端,生动形象学习了避震疏散的知识,收获满满。
活动当天,云南省地震局、德宏州防震减灾局、芒市防震减灾局携手走进芒市第八小学,开展防震减灾科普讲座及应急演练活动。
云南省地震局应急服务中心科普宣传部专家,在题为“防震减灾基本常识及应对”的科普讲座中,围绕“什么是地震”“我们的家乡地震多吗”“减轻地震灾害我们能做什么”等几个问题,向学生科普地震形成的原因、造成的危害、云南省地震灾害的特点等知识,带领学生认识地震预警终端,识别预警等级,学会收到地震预警信息后的正确处置方式;通过示范避震及疏散动作,促进学生对要领的熟悉与掌握;同时强调地震时务必因地制宜、快速果断、沉着冷静。讲座结束后,全体师生开展了地震应急演练。随着警报声响起,全体同学迅速行动,就近选择在桌子下面或旁边进行躲避,躲避结束后按照预定的疏散路线,用手或书包护住头颈部,快速有序地撤离到操场的安全区域。演练过程中老师们组织到位、保障有力,同学们认真配合,整个演练过程井然有序,达到了预期的演练效果。
学校是开展地震灾害教育的重要场所,活动期间,云南省地震局将继续以线上线下融合的方式,积极开展防震减灾知识进校园活动,力争让学生在了解地震灾害知识的基础上,将知识转化为积极的防震减灾意识,再将意识转化为日常的防震减灾行为和技能,提升师生的防震备灾意识及行动力,“小手拉大手”逐步提升公众的整体防震减灾能力。
科普“赶摆”
工作人员生动讲解
市民驻足学习
防震减灾科普讲座